251天优良 成都提前两月实现2018年全年优良天数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坚定贯彻市委市政府“铁腕治霾”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总体部署,会同各级各部门,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显著提升,截至11月5日,优良天数累计达到251天,同比增加20天,优良率为81.2%,与2018年全年的优良天数持平,再度创下2013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168个城市中排名第73名,较去年同期提升33名。今年10月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自2013年实行新标准来,首次实现全月优良。

一是不断强化科技支撑。联合北京大学、中科院等10余家顶尖科研机构,首次开展成都平原臭氧及前体物长时段、多组分联合观测,为科学制定臭氧管控方案提供了重要支撑。积极开展电力数据与城市大气污染精准管控研究,开发电力数据调度信息系统,加强对企业的精准管控。与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成都市与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在大气监测数据上实现共享与应用。

二是深化工业源治污减排。深入开展“散乱污”整治攻坚行动,遏制“散乱污”工业企业反弹和新增。淘汰50户落后产能企业和21家砖瓦企业,完成336台老旧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和1100台在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抽测任务。加快推进企业绿色发展,9家企业先后进入国家、省绿色工厂名单;完成省内首个工业用户以电代气示范项目,实现了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零”排放的目标。

三是提速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前全市共有新能源汽车9.3万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39辆,运营纯电动出租汽车1300辆,建成充电站475座、充电桩15137个;加快公共交通建设,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39公里,市域内单车累计123万辆。加快汽车尾气治理,汽(柴)油车尾气净化装置累计推广2.2万余支,全市569家尾气治理维修企业完成汽车尾气治理升级改造;全面实施施工现场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标志管理制度,核发标志3.8万余张。

四是智慧严控面源污染。大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1629个工地已全覆盖安装扬尘在线监测、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门禁等设备。利用智慧工地平台对347家违规施工企业、160家监理企业实施信用扣分。加强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加大环卫作业机械化投入,城市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达86.48%,中心城区(5+2)区域达91.51%。加大餐饮油烟、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污染管控力度,查处相关违法行为35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