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严控生态环境风险 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 11月
- 06
- 发布时间:2019-11-06
- 作者:美景未来
- 发布于:行业资讯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坚持把防控生态环境风险作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内容,着力补短板、排隐患、提能力,全力做好环境风险管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筑牢生态安全保障屏障。
一是严格执行“三线一单”。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细化66个产业功能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产业布局,倒逼产业升级,对不符合区域环境容量、产业政策和规划环评的项目予以否决。
二是着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建设地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站22个,实时监测饮用水水质,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在取水口、桥梁等关键节点共安装视频监控设备181套,建成全流域视频监控系统和饮用水源地数字化监控平台,区(市)县执法组不定期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专项巡查,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三是严防跨界流域水环境风险。严格落实《四川省岷、沱江流域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在岷沱江、东风渠等流域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为水质异常预警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参与岷沱江流域联防联控工作,参加轮值市(州)联防联控会议,畅通跨区域和上下游信息渠道,组织参与岷沱江流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演练,与眉山、德阳等地建立跨界应急物质库,切实提高跨区域跨流域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稳妥应对涉环保项目“邻避”效应。牵头编制《成都市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环境社会风险排查实施方案》,从“选址标准、准入标准、公众参与标准、环保标准、社会风险评估标准、建设标准”六个方面以指导涉邻避项目的规范建设;强化已建成的涉及环保“邻避”效应的项目日常运行监测和管理,确保项目各项安全环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畅通群众沟通举报渠道,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五是全域增绿夯实生态本底。持续推进成都“增绿十条”,大力推进1.69万公里天府绿道、1275平方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标志性生态工程,启动鹿溪智谷、交子公园、天府锦城三大示范工程,累计建成各级绿道2607公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6.5万亩,全面建成新津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和锦江白鹭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新增绿地67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森林覆盖率达39.5%。